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机床商务网>人物访谈>行业精英>王刚:铁汉柔情 精造国防利器

王刚:铁汉柔情 精造国防利器



2016年11月08日 09:40机床商务网点击:11737

  【中国机床商务网 行业精英】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这里曾经孕育了“忠魂永驻海天间”的我国首艘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总指挥罗阳,这里也涌现了创造“0.003毫米加工公差”(“文墨精度”)奇迹的方文墨……这里还有另一个创造了0.002毫米精度极限的“大国工匠”——王刚。
  
  王刚,黝黑、腼腆、消瘦,精神饱满,但又透着与30多岁年轻人不同的沉着与稳重。或许这也是每一位大国工匠的“标配”。
  
王刚:铁汉柔情 精造国防利器
 
  他加工的铝片能薄如A4纸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铣床铣削能达到0.005毫米;他小孔铰削技术更能达到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王刚的简介,就是这位大国工匠的“功勋册”。
  
  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1999年,从沈飞技校毕业的王刚如愿以偿地进到了沈飞公司。
  
  从小住在飞机场附近,每天看着在沈飞工作的邻居整天出入自己向往的大门、听着战机在天空中飞过的轰隆声,早在初中的时候,王刚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入沈飞工作。
  
  确立了梦想,便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每天苦练专业技能,成绩优异的王刚被老师叫来谈话,想让王刚去考高中,接着考大学进入高等学府。“我想进入沈飞工作,要考沈飞技校。”一向腼腆的王刚此时没有丝毫犹豫。
  
  他,做到了。
  
  入厂后,王刚被分到“铣工”队伍。十七年如一日,王刚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岗,总是缠着师傅给自己活儿做。
  
  新员工进厂都会有一年的实习期。当时厂里生产任务比较重、缺人手,之前也在这里实习过,领导找到王刚,希望他提前正式上岗。这正说到了王刚的心头好。
  
  王刚入职个月就和其他老师傅一样,完成了定额任务。
  
  “一大早,就看到王刚数控铣床旁的一堆铝屑。”徒弟吴学文刚调到沈飞数控加工厂后早早来到公司,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虽然常年累月任务繁重,但王刚从没感到太大的压力。喜爱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在工友中是普遍的共识,可以说,若没有难题就是王刚大的难题。
  
  工作17年,王刚已数不清自己熬过了多少个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
  
  每天至少工作15小时,每月工作时间都在300小时以上。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连续一个礼拜,王刚与工友连日加班。饿了,就拿面包、火腿肠、方便面充饥;困了,倒在厂房里的铁架床上小憩,从未松懈一步。“晚上回到家站在床边就能睡着。”王刚说。
  
  不断刷新技能高度
  
  “精雕细琢,把每一件东西都当成艺术品。”工作伊始,王刚就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他延续了师傅张显育的良好工作习惯。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要求。”问到有什么独门绝技与他人不同,羞涩的王刚说道,“为确保加工质量,每次在干活之前,我都在脑海中先模拟一遍加工内容,找出有没有疏漏或者改进之处。”工作流程犹如欧洲早期古老的记忆宫殿般在脑海中清晰显现。
  
  与自己比速度,将之前干活花费的时间与现在做较量;与自己比精度,缩小至少一半以上规定的零件误差范围;与自己比温度,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只增不减。
  
  “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飞机上更要保证零件的安全运行。”不断挑战自我极限,才能达到16年生产上万飞机零件无一废品的高度。
 
(原标题:王刚:铁汉柔情 精造国防利器)
(本文来源: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联系邮箱:2056841617@qq.com 在线投稿:
版权与免责声明
访谈列表-品牌招租
访谈列表-苏州金马
今日焦点

图说机床

更多>>
2024第八届沧州机床展圆满落幕!

2024第八届沧州机床展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