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机床商务网>人物访谈>行业精英>大国工匠梁兵:为兵器造“眼睛”

大国工匠梁兵:为兵器造“眼睛”



2016年08月08日 10:24机床商务网点击:4795作者:余嘉熙

  【中国机床商务网 行业精英】“我们所加工的‘光电零件’,就相当于兵器的‘眼睛’。出一点差错,上战场都是致命的。”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平原光电数控加工技师梁兵如是说。
  
  23年来,梁兵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兵器制造“眼睛”。从生疏到熟稔,他以勤勉在生产一线上展现身手;从创新到提升,他以激情在攻关艰途中爆发力量。
  
梁兵
 
  今年5月1日,梁兵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不缺的就是兵味儿”
  
  “老梁没有当过兵,也没带过兵,但他身上不缺的就是兵味儿。”同事们如此评价梁兵。
  
  出身军工世家的梁兵,打小就喜欢各类军事兵器,一直梦想着成为像母亲那样的“军工人”。1993年从技校毕业后,梁兵如愿来到平原光电公司工作,成为数控加工车间的“普通一兵”。
  
  “刚进厂里,整个人都是懵的。”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梁兵坦言,面对操作面板全是英文的数控加工设备,自己感觉“就像进了展览馆”,别说编程,连操作按钮都看不懂。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大专都没上过的梁兵,硬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数控英语、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
  
  “当时没有电脑,老师傅们的技术比较保守,全靠纯手工编程。”在梁兵的印象中,当时在加工产品时遇到问题,得靠自己去查大量资料,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解决。
  
  为了摸透数控设备性能,“倔强”的梁兵对于上级交付的零件加工任务从不推诿。不仅如此,别人不愿意干的“难活”,梁兵都主动揽过来,加班加点地完成,“以99%的刻苦,抓住1%的希望”。
  
  有人觉得梁兵“傻”,还有人说他“瞎逞能”。但在梁兵看来,每一种别人不愿干的活,往往都有它的技术难点,而每一次攻克难点的过程,不仅能为国防做出普通一兵的贡献,也是自己提升技术的难得机会。
  
  “军工战线的工人,就是要服务打仗,听厂里指挥。”他说。
  
  很快,他尝到了知识技能的“甜头”。2004年,他在全国数控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当工人,急于求成不是好事”
  
  加工周期仅为3D打印的1/10,成本仅为1/50——梁兵的“独门绝技”薄壁零件加工法,如今已运用到了国内整个兵器行业。
  
  “在这个加工工艺当中,关键的就是填充材料。”梁兵说,对于薄壁零件加工,如何避免零件变形一直是数控加工中的技术难题。如果采用当前流行的3D打印技术,不仅加工周期长,而且成本高。
  
  在接到加工任务后,梁兵就下定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为找到合适的填充材料,他先后实验了上百种材料,甚至连家里孩子玩的橡皮泥都试过。
  
  经过4个月连续不断的摸索,他终于成功了。由此,梁兵被业内誉为“数控兵”。
  
  在同事冯振国的眼中,梁兵的每一次成功,不仅是因为高超的技艺,更是源于他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他常对我说,当工人,无论是搞创新还是技改,急于求成都不是好事。要先把图纸真正看懂了、吃透了,再开始思考加工步骤和方法。像下棋一样,在下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十步以后怎么走。这样,才不会让任何一个工件报废。”
  
  多年来,经过梁兵精加工的零件有上千种,合格率均达到100%。他所加工出来的零件,被大家称为“免检产品”。
  
  梁兵说,20多年与机器打交道,让他认识到工艺的重要。所有的兵器,都要从图纸变成现实,这需要一线工人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工艺。
  
  因为在兵器领域的突出贡献,2015年9月,梁兵受邀赴京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礼。
  
  “传帮带是匠人必须要走的路”
  
  记者走进梁兵团队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身着蓝色工装、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的梁兵正在认真辅导遇到难题的徒弟。
  
  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工艺技术和技术攻关项目”明细,这是梁兵结合技术瓶颈列出的团队今年加工计划表。
  
  “没有职位高低的等级划分,没有年龄性别的区别对待。”梁兵说,在这个团队里,谁能寻找“好点子”“新办法”,谁就是骨干、“带头人”。
  
  为了提高团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梁兵在车间创新提出了“现场微课堂”模式:团队里谁遇到问题,大家就直接聚在生产一线结合实践就地讨论,能现场分析解决的绝不浪费时间召开研讨会。
  
  在这种机制下,一大批年轻技术工人脱颖而出:有集团年轻的80后河南省劳动模范,有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巾帼英杰,有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90后技术能手,有一直保持零部件良品率100%的数控程序编制员……
  
  目前,梁兵工作室共有成员26名,包括工程师10名、工程师3名、技师4名、技师9名。其中,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技术能手5名、省劳动模范1名。
  
  自梁兵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他所带领的团队先后研发创新成果10余项,获得国家3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60余项,累计为企业节创效益200余万元。而面对外面接连不断的高薪聘请,梁兵一一拒绝。
  
  “作为工匠,一生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传帮带是匠人必须要走的路。”梁兵说。
 
(原标题:【身边的大国工匠】我为兵器造“眼睛”)
(本文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联系邮箱:2056841617@qq.com 在线投稿:
版权与免责声明
访谈列表-品牌招租
访谈列表-苏州金马
今日焦点

图说机床

更多>>
2024第八届沧州机床展圆满落幕!

2024第八届沧州机床展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