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步入低谷 国内制造加速转型正是良机
jc35导读:据报道,曾让“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备受青睐的“物美价廉”,如今却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抵制“中国制造”的矛头,致使众多国内出口企业身陷“贸易战”的困境之中,难以在短期内脱身。
回想今年三季度欧、美、印三国对我国光伏企业“双反”调查的集中爆发,一时让国内光伏企业难以招架,“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也让其遭受的经营损失更甚于其他行业。
但是,光伏产品只是中国企业今年以来遭受美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一个缩影。据《新京报》30日消息称,欧盟委员会今年8月宣布,将中国出口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征收的反倾销税延长至2016年;自9月中旬起,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5年的惩罚性关税,最高税率为69.7%。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王天龙表示,本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有很大关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造成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增高;为保护国内企业、增加就业,就会实行贸易保护,对其他国家商品提高进口门槛。
此外,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遭遇了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调查共计40起,同比增长了38%。而从立案国别来看,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立案数量占总案件数的70%,新兴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激增已经成为此轮贸易战的重要特点。
据商务部消息,继欧美之后,印度反倾销局也将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度太阳能制造商呼吁征收高达200%反倾销税;10月15日,墨西哥就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补贴政策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指控中国通过减免部分所得税、增值税及地方税等方式对纺织品和服装企业进行了补贴。
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对华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目的或更重在发展自己的相关产业,减低对外依存度,这也使得其“双反”的范围更广、态度也更为坚决。《南方日报》此前报道就表示,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太阳能产品制造中心,但印度太阳能企业却未能从政府行动中获益。而印度本土太阳能制造业并不发达,其国内的光伏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
“中国制造”转型正是时机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842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4%,进口增长4.8%。这与年初制定的10%的增长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虽然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影响下,9月份单月的外贸数据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但无论是海关总署还是企业,都对未来的外贸态势表示谨慎。
(本文由中国机床商务网原创提供,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
回想今年三季度欧、美、印三国对我国光伏企业“双反”调查的集中爆发,一时让国内光伏企业难以招架,“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也让其遭受的经营损失更甚于其他行业。
但是,光伏产品只是中国企业今年以来遭受美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一个缩影。据《新京报》30日消息称,欧盟委员会今年8月宣布,将中国出口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征收的反倾销税延长至2016年;自9月中旬起,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5年的惩罚性关税,最高税率为69.7%。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王天龙表示,本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有很大关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造成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增高;为保护国内企业、增加就业,就会实行贸易保护,对其他国家商品提高进口门槛。
此外,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遭遇了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调查共计40起,同比增长了38%。而从立案国别来看,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立案数量占总案件数的70%,新兴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激增已经成为此轮贸易战的重要特点。
据商务部消息,继欧美之后,印度反倾销局也将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度太阳能制造商呼吁征收高达200%反倾销税;10月15日,墨西哥就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补贴政策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指控中国通过减免部分所得税、增值税及地方税等方式对纺织品和服装企业进行了补贴。
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对华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目的或更重在发展自己的相关产业,减低对外依存度,这也使得其“双反”的范围更广、态度也更为坚决。《南方日报》此前报道就表示,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太阳能产品制造中心,但印度太阳能企业却未能从政府行动中获益。而印度本土太阳能制造业并不发达,其国内的光伏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
“中国制造”转型正是时机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842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4%,进口增长4.8%。这与年初制定的10%的增长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虽然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影响下,9月份单月的外贸数据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但无论是海关总署还是企业,都对未来的外贸态势表示谨慎。

@中国机床商务网
- 已推荐
-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中国机床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机床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